地牛頂破核電夢(原載:2013.06.04自由時報)


馬總統與江院長邀請近百名媒體人員,參訪各電廠並夜宿核三廠 [1],前往核三途中,南投仁愛鄉發生6.3級強震,造成4死多傷。馬總統則表示:不能因為地震海嘯就放棄核能 [2],並認為廢核非全球趨勢。


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地質活動發達,係核災高風險區 [3],難以與地質較穩定之其他國家比擬。核電廠所在的東北角,歷史上有過大海嘯侵襲,中央地調所曾指出台灣不能免除受到海嘯威脅 [4]。再依中央氣象局資料,近13年來,台灣平均每年發生22,537次地震,其中平均每年936次有感地震、23.8次五級以上強震 [5]。


美國核管會1975年頒布的核能電廠選址準則,廠址半徑5英里(8公里)內不得有超過1000呎(300公尺)之活動斷層,1998年取消長度限制 [6]。而依中央地調所資料,核一、二廠距至少74公里長之山腳活動斷層,分別僅7及5公里;距至少41公里長之恆春活動斷層約1.5公里 [7],台大地質系陳文山教授更指出恆春活動斷層通過核三廠 [8]。


政府號稱:沒有核安,就沒有核能。然台灣三座核電廠與活動斷層之距離,均小於美國核電廠選址準則規定,豈應讓國人繼續承擔核災風險?多震的台灣,沒有核能,才有核安。


一場聲勢浩大的能源之旅,遇上仁愛鄉的強震,盼能喚起執政者的仁愛之心,震醒拿全民賭命的核電夢!


1. 馬能源之旅 近百媒體人隨行
2. 馬總統:不因地震海嘯放棄核能
3.

4. http://www.moeacgs.gov.tw/info/view.jsp?info=122
中央地調所新聞稿:「….台灣曾於1781 年及1867年分別在南部的高雄地區及北部的基隆—金山地區發生嚴重的海嘯災害。1781 年海嘯的原因不明;而1867 年的海嘯伴隨大地震,應為海底斷層活動所引發。此外,1771 年,台灣東方的石桓島曾受到大海嘯的侵襲,浪高85 公尺,全島除了山區外均浸水,溺死半數以上的居民(11,741 人),是日本有史以來最大的海嘯。因此台灣並不能免除海嘯的威脅。...本區域海底火山有六十幾座之多,龜山島即為其中一座露出海面的活火山,而劇烈 性的張裂性斷層活動及海底火山活動都是引發海嘯的主要原因....台灣東北方的琉球群島及日本海域均為地震頻繁地區,與台灣的距離在2,000 公里以內,這些海域發生的大規模地震活動所引發的海嘯亦將有可能侵襲台灣的海岸...」
5.  http://scweb.cwb.gov.tw/webdata/analysis/pdf/2013/201303通訊.pdf

6. 經濟部『核能議題問答集』第39頁
7. 中央地調所102年3月18日『核能電廠的區域地質概況』
8. 學者︰活斷層通過 核三應速關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