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可以保護環境嗎? (原載蟻丘之歌推薦文)


法律可以保護環境嗎?                                                         /   蔡雅瀅
「蟻丘之歌」的主角拉斐爾從小被螞蟻的奇妙世界吸引,為拯救眾開發商覬覦的諾科比湖,捨棄自然科學轉攻法學,立志以法律保護環境。
法律可以保護環境嗎?多年前被為保護桃園觀音「藻礁」海岸四處奔走的劉靜榆博士感動,加入台北律師公會環境法委員會的海岸生態小組。一群向來處理「人類」法律事務的律師,就如何以法律保護開發威脅環伺的藻礁海岸?深感困惑。後大夥決定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協助8個民間團體申請指定「自然地景」,經主管機關達成須予保護之共識並列冊追蹤後,幾個計畫中的開發案也暫時退散。
拉斐爾與戀人喬倫就環境保護的策略,有很大的歧見:喬倫渴望衝撞體制、不惜以暴動方式陳情,拉斐爾卻主張應審慎守法、甚至以訴訟解決衝突。
僅管明白許多社會變革,是先烈們奮身抵抗當權者制定的規則、犧牲安全與自由,衝撞出來的成果,個人仍偏好在法律規範內從事環境運動。畢竟當社會溝通管道越來越多,和平也能說理,不宜再以激烈手段喚醒大眾。
國內的環境運動從「街頭」走進「環評會場」,再跨入「法院」,環境議題有越來越多的辯證機會。而「環境公民訴訟」的興起,除個案正義的追尋,亦同時有教育行政機關甚至社會大眾的功能。行政機關是否「依法行政」?不再是自己說的算,而將面對公民的挑戰與司法審查。
立志保護諾科比湖的拉斐爾,畢業後卻主動請求為該湖區的開發商工作,使其伯父賽洛斯感到困惑與不安,要求拉斐爾宣誓:將認真工作,不會暗中破壞。
故事發展留待讀者自行探尋,卻想起數個排徊在理想與現實間的年輕人,對跨入社會的第一步該到公益團體抑或企業 / 法律事務所任職,感到掙扎。個人非常敬佩的一位環運前輩曾說:因為當過二十多年的商務律師,所以完全瞭解開發商在想什麼。有時有志從事社會運動,先在立場相反的領域歷練過,反而更有能力發揮。只是一但選定了工作,任職期間就應盡心盡力、保守信譽,發現和個人價值觀嚴重衝突、難以調合,就該毅然離開、莫忘初衷。
最後,法律可以保護環境嗎?我相信可以,並且盼望投身此道的律師越來越多。投身環境運動的報酬,請你隨著「蟻丘之歌」自行發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